田间展首次亮相农高会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智慧农田像无尘“生产车间”,只需5人便可轻松种植亩火龙果......9月17日,走进第29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农高会”)首次设立的田间展,在田间地头走访中,满满的“科技盛宴”正在向人们解锁现代农业的新模式。
田间地头成高科技“生产车间”
田间展的智慧温室蔬菜生产基地。
走进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这里没有传统农业中的泥土和汗水,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生产车间”,让进入这里参观的人,有一种进入一个漂亮整洁工厂的错觉,然而,各种高科技智慧农业设施,展示着智慧农业的魅力。
走进智慧温室,一条笔直宽阔的无尘路面把智慧温室一分为二。东侧是叶菜区,西侧是番茄区。参观者通过道路两侧透明玻璃墙,两侧大棚内的种植区域一览无余。东侧,鲜嫩翠绿的奶油生菜整齐排列,西侧立体化无土栽植的圣女果凌空而起,从生长到采收全程智能化操作,参观者不时发出阵阵惊叹:“浇水、施肥、控温、控湿……没想到这些都能通过手机控制,农业生产还可以这么方便!”
“我们这边有一个灌溉监测设备,它会监测基质袋里的含水量,根据含水量的变化来指导灌溉,再比如通风窗,它会监测环境条件,来指导窗户的开启角度来控制通风量的大小,保证温室里的环境均衡。”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郑飞介绍,智慧温室里的遮阳网、保温层、环流风机、供热系统、水肥灌溉系统,这些都可以实现物联网自动控制。
据悉,园区内还有智慧植物工厂里的高效化管理的“无人农场”模式,模拟自然界各色光谱促进植物生长,以及中药材无土培养,盆栽苹果新品种展示等等,解锁智慧农业的各种使用场景,勾勒出未来农业发展的“新雏形”。
科技助力5人轻松种植余亩火龙果
走进杨凌青皮她园火龙果基地,鲜食火龙果、火龙果酒、火龙果面等被摆放在长桌上,供参展者品尝。一旁枝条上的火龙果和火龙果花正在尽情生长、绽放,20多种火龙果让参观群众目不暇接。
“北方地区利用设施大棚推广种植火龙果,打破了地域限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农民朋友、客商等前来参观。”青皮她园经理郭娟茹说,整个园区种植了亩火龙果,管理、采摘这些火龙果,只需要5人就足够了。她笑着指着一个“智慧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说,通过这个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实时查看每个大棚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还可以根据火龙果生长需要浇水、施肥,非常方便。借助科学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
她笑着说,希望借助农高会田间展这个平台,让参观涉农企业及群众更直观地了解火龙果种植技术与方法,把“南果北种”的“杨凌技术”复制推广到更多土地上。
科技让现代化“无花果”种植成果走入千家万户
在菲格庄园区内,散发着阵阵无花果的香气,让人忍不住想走进种植大棚,欣赏一下长势喜人的无花果。“今年农高会田间展,主要向参观群众展示无花果新品种和棚内使用的物联网系统。”负责这一园区接待的闫妍说,农高会期间,来这里的代表、专家等络绎不绝。
一座座整齐的现代化大棚内种植的芭劳奈、华丽、加州黑、金早、中紫等十三个名优新特品种的无花果,不仅看得人目不暇接,更让人直流口水。据了解,菲格无花果庄园目标是建设集种植、科研、育苗、示范等三产融合的无花果产业园,其中包含一个亩集观光、休闲、度假、示范为一体的无花果文化园。
杨凌菲格无花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穆文刚介绍,公司依托西农大技术团队,从事无花果品种选育、种苗繁育、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通过成熟且可供推广的无花果栽培、生产、销售、技术,让现代化农业成果走入千家万户。目前,杨凌菲格庄园已在陕西本地多个市县、新疆、广东、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建立或合作多个无花果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机械化收获玉米现场让种田“老把式”看直了眼
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穿梭,身后吐出了已经粉碎的玉米秸秆,玉米粒储存在了机舱里。几个来回后,收割机停在地头卸下玉米粒……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玉米试验示范基地里,今年早熟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让不少种田“老把式”看直了眼。
“陕单品种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薛吉全技术团队历时多年培育出的玉米新品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张兴华副研究员说,年通过陕西省夏播区审定,年通过陕西省春、夏播机收组审定,年通过国家黄淮海机收组品种审定以及国家良种攻关西北机收组区域试验。
“农高会田间展很有特色,和展厅摆放的样品相比,田间展更为立体直观,参展者能身临其境感受品种的长势及特点。”张兴华说,希望借助本届田间展示的玉米新品种,为我国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树立“陕西样板”。
田间展上展示的美丽乡村壁画。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王涛/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谢伟/图
编辑:周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igou365.net/zpjs/1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