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泥萝卜有籽火龙果山东花饽饽
馒头能做出多少花样?
方的?圆的?花卷?杂粮?
最近一系列造型各异的山东馒头
让全国人民开眼了
……
模仿水果蔬菜造型
花饽饽以假乱真
近日,在短视频平台
山东馒头彻底火了
确切地说,是山东花饽饽
凭借着栩栩如生的果蔬造型
和剥皮见肉的巧思
被网友称为“馒头天花板”
有带籽的“火龙果”
有瓣瓣分明的“橘子”
有“山竹”
有能扒皮的“芒果”
有带泥的“萝卜”
有萌萌的“小猪过冬”
还有某博主做的鲜花馒头
馒头在山东人的锅里
开花了!
网友纷纷表示:
这哪是馒头?分明是艺术品!
花饽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饽饽”流行于山东胶东
个大体硕,绵软可口
作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的花饽饽
以往是胶东地区
年节婚庆期间的必备品
主要以牡丹、龙凤、寿桃、
鲤鱼、鸳鸯等造型
寓意喜庆吉祥
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
花饽饽能够再次火出圈
很大程度是因为
融入了当下的审美趣味
在传统手工艺品中
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小产业,带动就业
除了观赏性强、自带非遗气质
花饽饽还是创业致富的好门路
25岁的山东烟台姑娘瑗瑗
凭借花饽饽日销售额数千元
她年大学毕业后
出于对这个行业前景的信心
决定回老家烟台招远做花饽饽
她发现当地传统花饽饽很硬
基本上是摆着看的
于是她开始琢磨提升花饽饽的口感
并开发更适合年轻人的新造型
她在和面时加入牛奶
用蔬菜汁调色
给花饽饽加入夹心
并推出了主打产品“醒狮兔”
这为她吸引了一大批客户
随着事业越做越大
她成功在当地买房买车
像瑗瑗这样通过花饽饽致富的
不在少数
威海市文登区就将这一非遗项目
培育发展成为一项富民产业
现在全区共有
花饽饽生产企业多家
年产值3亿多元
吸收1.2万名农村妇女
从事生产花饽饽生产
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的产业
行,行行出状元
潜心研究、用心钻研
小小的花饽饽里
也汇聚了创作者的巧思
这也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图源|网络视频截图
来源|农视网综合闪电新闻、海报新闻、大众网、齐鲁网、齐点淄博、短视频平台等
编辑|孙丽敏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igou365.net/szhj/13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