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火龙果套种冬瓜好处多,增产增收还防杂
火龙果是一种典型热带、亚热带植物,耐盐碱、耐干旱、耐贫瘠、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火龙果是近年沿海围垦区引进生产的新、特、优、高农业项目,其对促进沿海围垦区土地的有效利用及农村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由于垦区本身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普遍存在的果园“清耕”模式使得果园产出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为了进一步挖掘垦区的产出潜力,促进科学生产,特意将火龙果和冬瓜进行套种,提高产量和效益。
火龙果套种冬瓜技术
1、选种及种植
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和品质优的福建华大青皮冬瓜。采用间作套种模式,按两株火龙果间套种1株,种植株/hm2。栽培上一般于2月下旬开始育苗,3月下旬移栽定植。
2、水分管理
定植后5-10天内,需3-5天浇1次水;冬瓜迅速膨大期,要确保土壤湿润,一般以相对湿度70%-80%为宜,如遇连续干旱天气需灌溉“跑马水”。
3、施肥技术
基肥以商品有机肥为主,平均施肥kg/hm2,钙镁磷肥kg/hm2,基肥集中施于种植穴内,并与土壤充分混和;定植后每隔7-10天追施1次薄肥,当植株坐果拳头大小时,要及时重施坐果肥,追施有机无机肥kg/hm2,间隔7-10天施1次,分两次施用,两次施肥点要分开。
4、适时采收
当冬瓜果面茸毛变得稀疏,果皮硬度增强,且瓜皮上明显出现白色结晶体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留果柄5-10cm长一起采下。
生态效益分析
在围垦区火龙果园发展套种技术,能够促进园区时间、空间、光热、能源的充分利用,使园内种植物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提供生长的条件,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如对比清耕区火龙果地块,套种冬瓜的试验地块在炎夏期地表温度平均下降3-6℃。土壤地表温度的稳定,能够有效保护火龙果的根系及嫩茎,促进火龙果正常生长。
火龙果叶片变态为刺,对园内土壤的覆盖效果较差,因此清耕园区地表易受雨水冲刷,而套种冬瓜园区,由于冬瓜叶片面积大,能够明显减轻台风等强降雨天气对垦区土壤的直接冲刷。
另外,套种的冬瓜成坪后,能够有效抑制园内杂草的生长,改善地表环境,且冬瓜植株腐化分解后,可以回田转化为绿肥,提高土地的有机质含量,达到改良土壤结构的目的。
经济效益分析
经现场测产,在套种冬瓜的园区主产品火龙果平均产量达kg/hm2,增产达kg/hm2,以8元/kg计,平均增收元/hm2。
副产品冬瓜平均产量达4.17t/hm2,以0.5元/kg计,增加收入元/hm2。示范6.67hm2(亩)共可新增收入20.3万元。
同时,套种后果园杂草数量减少,可节省雇工除草等田间管理费用近元/hm2。
因此,在垦区火龙果园发展冬瓜套种技术能够有效增加垦区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快速回收种植成本,经济效益好。
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发展套种、生草等技术能够充分挖掘垦区果园的资源潜力,在不破坏垦区土壤结构的基础上,促进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及产出效益,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发展套种、生草等生态农业还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等的用量,对改善生态环境、确保食品安全等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
在现阶段发展围垦地套种、生草等生态农业模式,是确保已开垦沿海围垦地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助推力。
喜欢的,请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igou365.net/szhj/10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