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市场分析报告进口增长快产品结构单一
作者:金琰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菠萝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热带水果之一,在世界80多个国家及地区广泛种植。我国的菠萝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约占全球总量的7.2%和8.1%,是特色高效的热带经济作物,也是热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自年起,项目组就开始通过查阅资料、电话调研、产运销环节实地调研等多渠道,对菠萝产业进行连续性跟踪监测,研判我国菠萝产业发展的新动态、新特征、新趋势,以及菠萝产业在扶贫中的贡献。近几年,我国菠萝种植面积约万亩,较为稳定,产量约万吨。其中,广东省菠萝产量最多,其次为海南省,两省产量之和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5.0%。主栽品种为巴厘,其种植面积约占我国菠萝总面积的76.0%,台农16台农17MD-2等品种的种植面积占比有逐年增长趋势。我国菠萝种植主体以小农户为主,消费以菠萝鲜果为主,销售体系以传统渠道为主,电商渠道表现一般。国际贸易以菠萝鲜果进口为主,且进口量增长较快,主要进口来源国为菲律宾。产业问题集中在品种结构单一、种植技术研推体系不健全、加工及种植机械化水平低等方面。
一、菠萝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
1.总体稳定发展。我国是世界菠萝主产国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约占全球总量的7.2%和8.1%。年我国菠萝实有面积90万亩,较上年下降6.5%,占全国热带水果总面积3.2%;菠萝总产量万吨,较上年下降1.6%,占全国热带水果总产量6.0%;单产公斤/亩;总产值36亿元,较上年增长10.8%。主栽品种以巴厘为主,约占总种植面积76.0%。其他主栽品种还有MD-2台农16号台农17号。
图1我国-年菠萝总产量(万吨)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农垦局
由图1可见,-年我国菠萝产量呈逐渐增长趋势,由万吨增长到万吨。年菠萝产量略有下降。
2.生产集中在广东与海南。主产区有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及云南。其中,广东海南两省产量分别占我国菠萝总产量的62.0%和26.8%。
图2我国-年菠萝主产区产量(万吨)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农垦局
由图2可见,近几年广东与海南菠萝产量增长较快,已逐渐发展为我国菠萝优势产区。云南菠萝产量也有所增长,特别是橡胶林下间作菠萝已成为提升新植胶园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广西产量较为稳定。福建年产量较上年有明显下降。
(二)消费
1.消费形式多样。菠萝上市季多集中在清明节至农历五月。消费形式以鲜果为主,加工品有果汁、果干、果酱及罐头。-年,国内菠萝消费量由万吨增长到万吨,年均增长4.7%。
2.消费市场两极化严重。近年来,我国菠萝市场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现象共存,传统巴厘菠萝批发市场流通价在1.2元/斤左右,且多剧烈波动,而MD-2台农菠萝批发市场流通价在3.5元/斤左右,且较为稳定。
(三)加工流通
1.加工量小且多依赖人工。我国菠萝加工量占总产量10%左右,加工产品以菠萝罐头为主。加工过程人工依赖度高,果品利用率约为50%。菠萝加工厂多分布在广东、广西两省(区)。
2.流通方式仍较传统。流通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传统渠道,也是我国菠萝主要流通渠道。另一种为网上电商平台营销渠道,以MD-2台农菠萝为主。菠萝库存较少,仅少许经冷冻储藏后供给餐饮业作为商品辅料使用。
(四)进出口
1.菠萝国际贸易以鲜果进口为主。年,我国鲜干菠萝出口量0.6万吨,出口额.3万美元;进口量24.9万吨,进口额2.3亿美元。进出口贸易对象集中,主要进口来源国为菲律宾,出口对象国为俄罗斯。
我国鲜干菠萝进出口贸易量差较大。年我国鲜干菠萝进口贸易主要集中在3-4月,与国内菠萝主要上市期重合。出口贸易集中在12月,却非国内菠萝集中上市期。
图5年中国菠萝出口金额(万美元)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数据
图6年中国菠萝进口金额(万美元)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数据
2.进口增长迅速。据联合国(UN)统计,-年,我国鲜菠萝进口增长十分迅速,进口量、进口额分别由1.97万吨、0.13亿美元,增至19万吨、2亿美元。
(五)市场价格。年5月,我国菠萝出现滞销现象。清明节前后田头收购价为1.35元/斤,随后上涨,最高峰为1.6-2元/斤。但5月4日左右,受天气因素影响,果品质量下降,收购价格迅速下跌至0.23-0.65元/斤,甚至出现无收购商收购现象。但同区域台农菠萝价格仍维持在2.5元/斤,且市场稳定。
年菠萝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受上年暖冬影响,广东、海南菠萝多集中在3月上市,价格略低,产地收购价在0.8-1.4元/斤,批发市场均价为1.18-1.8元/斤,零售价在1.9-2.5元/斤。之后随上市量减少,价格逐渐回升,批发市场最高价出现在6月,为2.21元/斤。8月后,受其他水果的替代效应影响,市场价格回落,12月已低至1.61元/斤。但台农菠萝产地收购价一直稳定在2-2.5元/斤,批发市场均价3-3.5元/斤,零售价格约6元/斤。由图7可见,近几年我国菠萝批发市场价格基本呈季节性周期波动。
图7我国-年主要批发市场菠萝产销情况(元/公斤)
数据来源:多价格监测点统计数据
(六)成本收益
1.种植成本较高。由于地租、经营主体、种植技术及种植品种等因素影响,菠萝种植成本差异较大。新植菠萝种植成本约为-元/亩;连年耕种(自留种苗)种植成本约为-元/亩。
2.种植收益尚可。因种植技术差异,菠萝亩产差异较大,为-斤/亩。巴厘菠萝商品率可达90.0%,成本收益平衡点约为0.7-1.0元/斤,收益约元/亩。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菠萝种植成本较高,主要是人工成本及土地成本高。与竞争性作物火龙果相比,火龙果种植成本相当于菠萝种植成本的一倍,同时收益也相对较高。
二、菠萝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生产稳定,品种逐步优化。预计我国菠萝种植面积将稳定在万亩,种植区域仍集中在海南及广东两大优势区。品种以巴厘为主,但台农等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将逐年扩大,且以企业、合作社为主导。
(二)菠萝加工业发展缓慢。由于市场偏好,预计菠萝消费仍将长期以鲜果为主。菠萝加工业受资源及成本制约,发展缓慢。菠萝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深加工产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将有可能在未来市场被推广应用。
(三)国内市场继续两极分化。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结构升级,台农MD-2等品种消费量增长将明显高于巴厘菠萝,巴厘菠萝价格有可能继续低位频繁波动。
(四)进口贸易继续增长。受国内市场菠萝消费量持续增长及优质菠萝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菠萝鲜干果进口贸易仍将继续快速增长,来源国仍将集中在菲律宾等东盟国家,而鲜果出口贸易仍集中于俄罗斯,罐头出口贸易仍集中于美国。
三、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情况
(一)总体情况
菠萝是典型的热带作物,对自然条件与种植技术要求较高,各国家级贫困县有零星自发种植,或在个别乡镇作为扶贫产业发展。
(二)主要经验做法
菠萝产业扶贫通常以土地为资源,市场为导向,采用公司(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依托产业走土地流转、入股分红、产业发展、就业务工、政策奖补的增收模式,让贫困户通过租金、股金、现金、薪金、奖金相结合的五金模式脱贫致富。
(三)典型案例分析
1.广东肇庆市跨区域优势产业对接扶贫模式
中山市神湾镇对接肇庆市封开县江川镇裕丰、五合等村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神湾镇的神湾菠萝有着近年的种植历史,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经研判,江川镇适合神湾菠萝生长,故一套跨区域产业对接的精准扶贫模式应运而生。神湾镇扶贫工作组在江川镇建立了神湾菠萝种植示范基地,并特邀神湾有种植经验的专家、种植大户通过实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igou365.net/fzff/1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