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红心火龙果后ldquo血尿rdq
孩子小便时发现尿液变红了,这不是“血尿”吗?最近有新闻报道,市民朱女士带着“血尿”医院,检查尿液却没发现什么异常,经过医生仔细询问,朱女士回忆起前一天家里吃了红心火龙果,看来这尿液变红的祸首找到了。
其实这样的新闻以往也非罕见。吃红心火龙果后尿色变红是由于其中的一种植物色素甜菜红素存在于尿液中所致,对身体无碍,停用该水果后,一两天尿色就会恢复正常。紫红色的花、红甜菜和红菜头等食物里也含甜菜红素,吃了这些食物后,尿液也会变红,故有人将这种尿液称为“甜菜红尿”。
不过,虽然甜菜红尿对健康没有影响,但生活中遇到尿液“变色”,确是需要高度警惕的。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叶志斌指出,当前肾脏疾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在我国成人中的发生率已超过10%,但很多人对此还没引起足够重视,不少人在体检时也不进行相关检查,这导致许多肾脏病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不少人第一次就诊时就被发现肾脏病已经很严重,甚至已经进入到终末期肾衰竭阶段,不得不走上透析、肾移植之路。
肾脏疾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水肿,但出现下肢水肿时很多人仍然忽略了检查肾脏。仔细观察自己的尿液改变,是发现是否患了肾脏疾病的有效方法。
哪些尿液异常应警惕
那么,什么才是尿液异常,什么情况下要及时就医呢?
首先要看尿量。叶主任指出,正常成年人每24小时的尿量为~毫升,当然如大量喝水或者长时间不喝水,每天的尿量也会随之增多或减少。正常人白天尿量较多而夜里尿量较少,一般夜里排尿1~2次。如果24小时排尿量超过毫升,或者少于毫升,或者夜间尿量超过毫升,都应该引起高度警觉,需要及时去肾脏专科就诊。
第二要看尿液颜色。正常的尿液颜色应该是清澈透亮,略偏黄色。如果尿色变红、变白、变黄等,都提示可能尿液异常。
尿液偏红色,可能是肉眼血尿,也可能是服用了某些可导致尿液变红的食物如红心火龙果、甜菜等,或者某些药物引起的。
尿液呈乳白色,混浊如乳汁,或似泔水,可能是乳糜尿,乳糜尿是由于淋巴液进入尿中所致,确诊为乳糜尿时,应仔细查是什么原因引起淋巴管破裂(如炎症,肿瘤等)。如有浑浊不清,则可能是尿路感染等因素导致,亦需尽早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尿液呈深黄色,除了因摄水过少所致外,还要考虑到近期是否食用了含黄色色素的食物或药物,如胡萝卜、橙子等。尿液呈黄色还应警惕是否患有肝、胆胰腺疾病,若尿液常规中发现尿胆原阳性,更应进行相关检查。
尿液呈深褐色,类似酱油一样,多见于急性肾炎、溶血或横纹肌溶解等。溶血或横纹肌溶解时,尿茶色或红葡萄酒色,此时若行尿液常规检查,隐血呈阳性,但是用显微镜检查并没有或者仅有很少的红细胞。
第三看有无泡沫。很多人都知道,尿液中有蛋白质时尿液容易有很多泡沫,的确,不少病人就是因注意到自己尿液泡沫多就诊时发现自己患了肾脏病。除了蛋白尿外,其他一些原因也会引起泡沫尿,尿路感染、某些食物或药物、尿路感染或膀胱内有气体等。有些泡沫尿患者因担心患了肾脏病而反复多次就医及进行尿液检查,其实没有太大必要。叶主任指出,蛋白尿如果发展到尿液中有泡沫的阶段,还是比较容易通过尿液常规检查发现异常的,在严格按照要求留取尿液样本的前提下,两三次尿液检查若都未发现异常,一般就可以认为没有蛋白尿。
尿检应正确取样
叶主任也指出,尿液颜色的变化,不一定是疾病所致,不必过分紧张,但也不要太马虎,去医院做个尿常规检查是必要的和基础的鉴别方式。
尿常规检查会不会不准确?叶主任说,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其尿液并非始终都是异常的,尿液异常的程度也随着并且变化而变化,所以一次检查尿液常规正常,不能完全除外患了泌尿系统疾病,例如结石、肿瘤引起的血尿,往往呈间歇性,有时间隔很长时间才发作一次肉眼血尿,在肉眼血尿间歇期,尿液检查可以正常。叶主任特别强调,化验小便时,一定要按照要求留尿液标本,临床上经常碰到患者有肾脏病,但是尿液检查显示正常,或者没有肾脏疾病,尿液化验明显异常,这都是由于没有按要求留尿所致,所以留样时一定要注意规范操作。
如何正确取样?
叶主任指出,一般来说,清晨第一次尿是最理想的常规检验用标本。前一天晚上就要注意避免大量饮水,次日早晨最好空腹的情况下留尿,若吃早餐,不宜进食含水分多的食物。医院留尿液,尤其是天气炎热时。应留取中段尿(先排掉前一段小便,取中间的一段作为样本,最后一段小便也不要留存),这是为了避免尿道口炎症、白带等物污染尿液影响检查结果。此外,月经期不要进行尿液检查。
专家简介
叶志斌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院肾内科主任,擅长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痛风、风湿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治。
专家门诊:每周四上午。
岳继慧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igou365.net/zwwh/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