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糖危害大,警惕这些食品里的隐形糖
色彩斑斓味道甜美的糖果,对于孩子来说有着绝对的诱惑力。可是除了肥胖和龋齿外,多吃糖果还隐藏着你不知道的危害!另外,妈妈还要警惕无处不在的“隐形糖”……
甜食过量对孩子的危害
龋齿
龋齿发生的两个重要条件:不注意口腔卫生致使食物残渣残留、糖摄入过多。口腔中残留的糖最容易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酸性物质,侵蚀牙齿,使牙齿遭到破坏。因此,糖摄入过量会使龋齿发生的机会增加。
营养不良和肥胖
经常吃糖和甜点对食欲有抑制作用,加上引起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所以常吃甜食的孩子易出现厌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进而发生营养不良。
有些宝宝对甜食的喜爱程度远远超过甜食对食欲的抑制程度,出现食欲大增,而甜食中往往有很高的脂肪含量,易引发肥胖。
加重钙负荷、易患近视
吃过多的糖或碳水化合物,人体代谢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使机体呈酸中毒状态。为了维持人体酸碱平衡,体内的碱性物质钙、镁、钠就要参加中和作用,使孩子体内的钙质减少。
而大量的钙被中和,会使孩子的骨骼因为脱钙而出现骨质疏松。此外,如果体内的钙不足,孩子就可能出现肌肉硬化等症状。
此外,体内钙质减少,会使孩子眼球弹力减弱,容易使孩子患近视眼或者加重孩子近视的程度。
降低免疫力、影响睡眠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甜食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一个白血球的平均吞噬病菌的能力为14,吃了一个甜馒头后会变成10,吃了一块含糖的点心后,会变成5,吃了一块奶油巧克力后会变成2。可见,甜食对免疫力是有一定影响的。
此外,吃过多的甜食对睡眠也有不良的影响。研究人员曾对例睡眠障碍者进行调查,发现87%以上的病人爱吃甜食。
内分泌系统疾病
如果孩子一直过多地食用含糖量很高的甜食,会增加胰腺的负担。人体在高血糖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会打乱体内原本均衡的内环境,引发许多潜在的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等)。尤其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更要注意少吃糖、多运动。
精神烦躁
因为葡萄糖的氧化反应需要含有维生素B1的酶来催化。孩子吃了过量的甜食就会影响他的食欲,造成含维生素B1的食物供应不足,最终使葡萄糖氧化不全,产生乳酸等代谢产物。
这类中间产物在孩子的脑组织中蓄积,就会影响孩子中枢神经的活动,使孩子精神烦躁,出现精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爱哭闹、好发脾气等症状。
甜食依赖症
由于孩子甜食吃得太多,让他的味觉发生改变,一般的食物,如口味比较清淡的食物就不再能满足他的需要了。
他必须吃那些口味浓烈的食物,如巧克力、很甜的糖果等才会有感觉。这就会导致孩子越来越离不开甜食,甜食也越吃越多,而对其他食物则缺乏兴趣。
警惕食物中的隐形糖
加工食品里的隐形糖大部分的隐形糖都藏在加工食品里。核桃粉、芝麻糊等加工食品可以说是隐形糖“典范”,厂家在加工过程中一般都加入淀粉精糊等添加剂让其成糊。这两种食品进入体内会使我们的血糖迅速上升,升高血糖的速度比糖还快。
还有雪饼、鲜贝、虾条等膨化食品,它们吃起来虽然是咸的,但里面含有大量的淀粉,但却不含任何抑制糖上升的膳食纤维。在隐形糖中还有土豆、芋头等高淀粉蔬菜。
餐桌上的隐形糖据有关部门调查;在餐馆里一份葱烧海参大概加糖15—25克,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大概加25—30克糖,红烧肉大概加40—50克糖,最高的排骨有的甚至每份加75克糖。在加工的肉制品中,也含有糖,比如牛肉干、肉脯等。
面包里的隐形糖有关数据表明:白面包每克含10—20克左右的白糖,还不算面包的淀粉含量。有些零食为了防止变质,会加大糖量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饮料里的隐形糖一瓶ml橙汁饮料,加了12块方糖;
一瓶小小的乳酸菌饮料,折合方糖11块;
毫升可乐,折合方糖14块;
毫升的雪梨饮料,折合方糖14块;
毫升苹果味碳酸饮料折合方糖17块……
成人喝了这些饮料后,血糖会迅速攀升!如果是小孩子喝,后果可想而知......
水果里的隐形糖我们以为酸性的水果糖分少,其实有的酸性水果糖分更高。西瓜我们吃起来甜,然而西瓜含糖量仅4.2%,猕猴桃相比下酸,但含糖量却是10%。再有火龙果吃起来没有西瓜甜,然而含糖量却比西瓜高。水果中的苹果、杏、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含糖量10%—13%,含糖量14%以上的水果有柿子、香蕉、杨梅、桂圆、石榴等。
其他食品里的隐形糖酸奶的制作配方是克牛奶10克左右的糖;
番茄酱、烧烤汁等调味酱里也含有糖,大概是每克有15克左右的糖;
有些无糖食品中也含有不同成分的糖,比如:无蔗糖食品中,食品标识中确实没写含“蔗糖”,但是写着麦芽糖,麦芽糖属于双糖,它在食品中主要以饴糖、过年吃的糖瓜、糖棒等形式存在,升高血糖的速度更快。
怎样远离隐形糖?▼▼▼▼▼▼▼▼▼▼▼▼▼▼▼▼▼▼▼▼▼▼▼▼▼▼▼▼▼▼▼▼▼▼▼▼▼▼▼▼▼▼▼▼▼▼▼1、尽量避免甜食加工品,多食用天然食品;
2、学会看加工食品上的标签。标签上每种食物成分必须按含量多少排序。如果白糖、砂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糊精、麦芽糊精、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玉米糖浆等字眼排在成分中的前几名,就是含有“隐形糖”的食品,一定要适量摄取。
不过今年我国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里已经明确规定了,标签上的食品配料表要明确注明配料的数量,便于消费者了解食品中的成分。
3、选择水果时尽量选择成熟度稍低的水果,这样的水果不仅含糖量低,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保健价值。
4、家庭日常饮食,注意控制糖类的摄入量。过甜的菜类、甜点类不要放过多糖,或不要密集连续吃过甜的菜或甜品。
5、平常我们在喝粥或吃白米饭这些富含糖类的主食时,由于白粥和白米饭升高血糖的速度很快,一定要搭配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菜,比如芹菜腐竹,木耳炒肉片等。
▲▲▲▲▲▲▲▲▲▲▲▲▲▲▲▲▲▲▲▲▲▲▲▲▲▲▲▲▲▲▲▲▲▲▲▲▲▲▲▲▲▲▲▲▲▲▲▲▲▲▲▲▲▲▲▲▲▲▲▲▲▲▲宝宝多大能吃糖?
0~6个月:小于6个月的小宝宝只能代谢乳糖、蔗糖等简单的糖,所以只能吃奶;妈妈只要哺喂宝宝母乳或配方奶粉就可以了,不必再添加糖。
6~12个月:半岁以上的婴儿开始分泌淀粉酶,初步具备消化多糖淀粉的能力,因而4~6个月时,父母要及时为宝宝添加辅食。父母要尽量为宝宝自制辅食,尽量少让宝宝吃成品食物。在购买成品辅食时,应尽量选择低糖或无糖食品。
1~3岁:这一年龄段的宝贝胃肠消化功能进一步加强,能吃的饮食种类已接近成人,只要让宝宝均衡摄入谷物类、蔬菜和水果、畜禽肉类和鱼虾、蛋类、奶豆类及其制品,就能保证宝宝对糖、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其他营养素的需求。
怎样避免孩子过度吃糖?
控制好孩子吃糖的量1-3岁的宝宝,每天摄入人为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在10克左右为最佳,不要超过20~30克。像糖果、甜点、冰淇淋、甜饮料等高糖食品,可以用作对宝宝口味的调剂而偶尔食用,但不能天天吃。
切勿让孩子空腹吃糖研究发现,幼儿空腹时吃糖类食品,会改变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使其成为一种聚糖物质。这种聚糖物质有碍于身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使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大为降低,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千万不要把糖作为孩子生病或闹别扭时哄孩子的利器。
告知孩子什么情形下不能吃糖其实孩子天生是有自我约束力的,不过好多家长都不相信。强势的管教反而破坏了孩子的这种能力。所以,家长应该充分地相信孩子,让他自己做自己的“小管家“,毕竟我们不能时时刻刻看着孩子。我们需要做的,只有告知孩子什么时候不能吃糖以及吃糖的坏处这件事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igou365.net/zpjs/7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