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用题专题研究突破考点考点二修辞的
A.拟人、夸张、引用B.拟人、引用、反问
C.比喻、排比、反问D.排比、拟人、引用
例1 答案:B
跟踪训练1 解析:“只有埋伏在草丛中的小虫们在低吟浅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不入此景,怎得此意”运用了反问的手法;“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引用了王维的诗句。
答案:B
题型二 语境辞格鉴赏分析
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规范解题]
第一步:审题干,定考向
分析可知,此题考查比喻修辞手法中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
第二步:根据答题角度找对应
本体这条环路
相似性路与河的形状流动缓慢
喻体黏稠的河
第三步:规范作答
例2 答案: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跟踪训练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在云南,乘坐米轨小火车观光游览,是其特有的一种游玩方式。随着小火车慢悠悠向前行驶,窗外的景色以如歌行板的节奏,过来又过去。尤其是平坝的田里,一派油绿,尚未成熟的火龙果,如拳头般大,或如饭碗大,让游客们嗅到了它成熟的香味,往往不自觉地舔了舔嘴角的流涎。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修辞效果的能力。夸张可分为两类、三种形式,即“普通”类和“超前”类,普通类又可分为两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前文说“尚未成熟的火龙果”,可是游客们却“嗅到了它成熟的香味”,显然是使用了超前夸张的手法。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等。在火龙果“尚未成熟”时,游客们就“嗅到了它成熟的香味”突出云南特产火龙果的诱惑力以及游客陶醉于小火车外的风景和火龙果中的神态,极富感染力,激发了读者对乘坐米轨小火车观光游览云南的兴趣。
答案:①在火龙果“尚未成熟”时,游客们就“嗅到了它成熟的香味”,运用了超前夸张的手法。②该手法的运用,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云南特产火龙果的诱惑力、游客陶醉于小火车外的风景和火龙果中的神态,激发了读者对乘坐米轨小火车观光游览云南的兴趣。
题型三 修辞变式考查
一、修辞手法的判定
例 下列语句中,全都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①“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②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③当设计师把照片里的手机裁剪掉后,震撼人心的一幕发生了,看似正常的画面开始“怪异”起来,照片中的人们仿佛丢失了灵魂!
④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⑤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如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⑥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A.①④⑤B.①③⑥
C.②④⑥D.②③⑤
例 解析:本题考查比喻修辞手法的判定。①句为暗喻,本体是“一带一路”,喻体是“新引擎”,喻词是“成为”。②句找不到喻体,也没有喻词,未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③句中虽然有“仿佛”一词,但它在此处表想象,而非比喻,这句话无喻体,未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④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把“发展中国家与别国的竞争”比作“赛车”,将“我国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一做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好处”比作“弯道超车”,句中未出现本体,直接用喻体代本体。⑤句为明喻,将“网络病毒”比作“洪水猛兽”,有明显的喻词“如”。⑥句,前半部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山”比作“摇篮”,写出了山的形态和济南的地势;后半部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山人格化,表达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故答案为A项。
答案:A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
例4 [经典题]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
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修辞手法仿写句子。首先审题干,要求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合乎事理,句式、结构与例句相似,且不能选用例句中的事物作为描述对象。其次审例句,注意例句特点和内容逻辑。例句中的内容有以下内在联系:①“芭蕉叶”是“青天”的喻体,“露珠”是“月亮”的喻体;②“月亮”是“青天”的一部分;③“它”代指“露珠”。综合上述要求,选择一组事物仿写即可。
答案:(示例)
夏天,是一捆干柴,
太阳是一只火种。
暖风,轻轻一吹,它就燃了。
例5 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不超过40个字。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修辞手法拟写句子。首先,思考拖延症的危害有哪些,可以从题干中提取信息,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和积累思考。拖延症的危害:①浪费时间和机会,无法很好地实现自己的想法,不能达成预期目标;②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会产生心理压力,长此以往,会导致焦虑。然后,再加入修辞,突出这种危害,使表达更生动。比如,可以把拖延症比喻为“窃贼”,突出其造成时间、机会的浪费。
答案:(示例)拖延症是生命的窃贼,它会在不知不觉中,盗取你的热情,偷走你的机会。
#图文动态同步大赛#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igou365.net/xttz/1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