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点灯为火龙果授粉,亩产达斤,
来源:厦门网
果农陈跃进是当地的种植大户之一
亩产斤,刚从田间摘下就被收购
近日,记者走进大宅社区。成片的火龙果种植田中,茎杆垂弯了“腰”,或挂着果实,或长着花蕾。此时,不少果农在田间劳作,打花、施肥、浇水。“今年不愁销路,刚把火龙果采下来,立马有采购商来收购,价格也还可以。”58岁的果农陈跃进说,3天前,他刚把今年第8批火龙果采完,十多天后,又有一批果实将成熟。
陈跃进家种了30多亩火龙果,大部分为白心火龙果,采摘季将持续到11月。“今年夏季虽然高温少雨,但火龙果的产量仍不错,每亩可达斤。”他说。
熬夜点灯人工授粉,采摘时常被尖刺划伤
“你看这个花苞这么大,再过几个小时,就会开成一朵花。”陈跃进指着茎杆上的花苞,满脸笑容。不过,花朵要变成果实,还得要果农“助力”一把。
“火龙果自然生长的结果率较低,要通过人工授粉来提高。”他说,火龙果的花都是在夜间开放,天亮后就会开始凋谢。因此,果农会在火龙果开花后,戴着头灯,拿着毛刷子,赶在天亮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那些结得好的果子,很多都是果农牺牲晚上睡觉时间换来的。”他说。
过了花期,采摘也不轻松。他说,每批次火龙果成熟后,自己都要请10个工人,连忙四五天才能采完。火龙果的茎杆上长满尖刺,采摘前,果农要对手掌和手臂进行“武装”,以免被划伤。
但即使如此,每次采摘完后,果农的手臂还是会有一道道细长的伤痕,手指也经常被尖刺刺伤。
勤学多问,“门外汉”成了种植大户
陈跃进是大宅社区的火龙果种植大户之一。但在年以前,他从未接触过农业。他说,当时看到有台湾种植户到当地种植火龙果,他觉得经济效益不错,便开始购苗种植。
因为没有务农经验,一开始,他连怎么施肥、怎么防病虫害都不知道。为此,他四处求教,不论是台湾种植户、本村种植户,还是来村里指导的农业专家,都成了他“取经”的对象。
此外,他还买了很多书籍,不断摸索、实践。经过努力,他的第一批火龙果种植成功,两年后开始收成,并逐年扩大种植规模。
“陈跃进不仅自己种得好,还帮助村民提高产量。”大宅社区党支部书记陈锦芳说,有村民向陈跃进请教时,他都会热情解答;别人需要果苗时,他也总是慷慨地说:“到我田里剪苗子,没事。”
推游客自采区,计划生产农副产品
这几年来,陈跃进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也尝试种植经济效益更好的红心火龙果。他说,希望能带动周边村庄的村民一起种植,把这个区域的产业做强。
大宅社区地处香山脚下,每逢节假日,都有大量游客前来,当地也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这么多的游客,将为大宅的火龙果增加销售渠道。”陈跃进说,自己也思考如何在保留传统销售模式的同时,搭上乡村旅游的“快车”。前不久,他在种植田推出了游客自采区,接下来还打算生产火龙果农副产品来增收。
喜欢的,请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igou365.net/szhj/12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