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女硕士返乡做农民,新技术种水果年入千
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全额奖学金留学意大利,在香港力促会工作,碧桂园集团做市场推广……凭着金光闪闪的履历,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可期,然而广西女孩劳素婵却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职业道路——辞职回家做农民……
从年返乡创业至今,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劳素婵和妹妹劳素娟已经把父亲此前承包的多亩土地,扩大到多亩,种植的作物也从单一的香蕉,发展为台湾红心火龙果、台湾凤梨释迦、越南青柚等多个市场畅销品种组合的多元农业产业化品种,年产值收入超过千万元。
不过,挣钱并不是劳素婵努力的唯一动力。作为一名拥有高学历的新型农民,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为强烈。她说,“农村大有可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产业扶贫在广西落地,带动更多的农民富起来。
创新:研发火龙果矮化密植技术
年,劳素婵从农资卖场的项目中脱身出来,考虑着如何拓展一些新的农业品种。当时市场上的火龙果畅销,大部分都是白肉火龙果,且主要从越南进口。
为了种植最好的品种,劳素婵和妹妹劳素娟全国各地到处学习考察,多方了解对比之后,引进了台湾红心火龙果。最初,劳素婵按照台湾的“师父”传授的经验,采取自然日光种植,每亩只种植株,当年亩产只有斤。
主攻技术的劳素娟摸索发现,红心火龙果的产量,与种植密度和光照时间紧密相关。几经尝试,劳素娟把火龙果的种植密度从每亩株增加到株,并为火龙果增加了白色的遮盖膜,每隔1.5米就吊一盏灯,以此增加光照时间。这套领先的火龙果矮化密植技术,让基地的火龙果多收成2-3批次,产量增加-斤,亩产效益增加了10-20元。
如今,劳素婵姐妹还在持续进行种植技术上的研发和突破,基地的火龙果上面还牵着一条电线,每隔1.5米就挂着两盏波长、峰值等参数不一样的灯。劳素婵说,希望通过实验比较一下,看波长、峰值不等的光照对产量有什么影响。
成果:承包亩土地年收入过千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广西落地,劳素婵和很多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一样,得到了政府方面的支持,分享了政策红利。去年初,在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后,劳素婵又从台湾引进种植了亩台湾凤梨释迦、亩越南青柚,预计凤梨释迦今年可以挂果,越南青柚明年上市。
对于新引进水果的销售,劳素婵一点都不担心。她告诉记者,品质好的水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有水果经销商听说她种植了台湾凤梨释迦,早早就来跟她沟通,希望水果上市后能优先考虑供应给他们。
目前,劳素婵共承包了多亩土地,年产值收入超过千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主”。她的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年支付租金达多万元,年雇请长期工人和临时工数百人,三项合计每年为当地农民带来万元多收入,有效带动项目区贫困户和周边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在脱贫攻坚中展现了巾帼风采。
“刚返乡时,觉得农民的身份怪怪的。前两年有人推荐我去评选全国百佳农民我也不太愿意。现在,我越来越认可自己的农民身份,真正找到了归属感。”说着这番话,劳素婵的眼里闪着光芒。
如今,劳素婵已经成为当地农业圈的知名人物,并获得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荣誉,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八红旗手”。
采访期间,劳素婵透露了她今年的“宏图大计”,她在年初已与隆安县科技局的负责人沟通,希望继续将产业扶贫落地隆安。劳素婵说,她准备为当地的贫困户免费提供台湾凤梨释迦的种苗,并把种植技术传授给他们,以后再与农户共享销售渠道,带动当地的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igou365.net/szhj/1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