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栽培技术连排式复合枝的留法
文/陶小福
哈哈,小陶又回来啦。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排式栽培更新结果枝的留法。
闲话不多说,咱直接进入主题。
什么是复合枝?
复合枝也叫次级结果枝,也就是结果枝上的结果枝;
复合枝包括2类:
1.替代式复合枝
从结果枝基部2-3个芽点位置留,可作为此结果枝的替代;
2.补充式复合枝
结果枝第一截较短,作为结果枝延伸以提高母株单一芽点使用时间;
为什么留?
1.枝条的更新换代
结果枝的芽点比想象中使用得快,充足的储备枝条是保证持续高产的基础。
单次出花量较大的基地适用性更强
2.营养疏导
营养流向无效芽点,既浪费了营养,又浪费了芽点(这也决定了复合枝的最佳留枝时间是在大量冒芽之前,而复合枝芽点位置多为相对高点,顶端优势明显;
3.复合枝长势旺
充分的顶端优势及较短的营养输送距离,有利于培养健壮结果枝;
4.补充芽点
对于枝条量不够,母株芽点发育不良情况较多更为适用。
怎么留?
1.位置结果枝的棱茎方向大体包括3类,红色的两棱近平行式和黄色标记的中棱突出式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分布(少量);
平行茎选留侧棱(可作为母株芽点的补充);
中棱茎留中棱(可作为备用结果枝);
介于两者之间,视芽点延长方向与结果枝整体方向相顺选留;
2.方向
位置和芽点的选择主要考虑结果枝的方向大致统一,以免发生类似情况。
方向考虑的核心是枝条生长出来之后是否会出现较大交叉,这也和气候(留枝期间大风天气是否频繁)及顺枝(在枝条较幼嫩时期,是否整理枝条方向)有关;
3.时间
留枝时间考虑3个因素,
A气候
类似枝条前期长势旺,常常呈现笔挺向上生长的特点,因此在大风天气下易出现折断现象,故需避开类似天气;
B生育期
在挂果量较大的情况下,不建议留此种枝条,易造成果实偏小;
结合气候因素,最佳留枝时间在全年最后一批果及次年第一批花现苞之间,另外可结合各基地实际营养管理表现(冒的芽有力长势旺或弱,肉质茎茎围大小),适当延长或缩短留枝期(海南综合表现较佳的留枝点在11-12月之间,其次为次年2-3月);
C基地整体发展规划
管理得当(营养供应通道建立及结果枝培育(数量、长度及成熟度)等),海南地区火龙果在第二年下半年便会有不错的产量;这种方式先做的是基础,之后做的是产量,是单果重,当然还有品质(品质的管理涉及到较多细节,在此不做具体阐述);
4.数量
留枝的整体数量有几个维度可作为参考,
a.枝条生长的空间是否充足
b.枝条长势是否旺盛
c.整体留枝量是否超过母株承受能力(老熟枝条饱满度)
5.保养新生枝条对于气候的剧烈变化敏感,易出现弯头,缺素等现象,需根据情况补充营养元素;
新生芽点脆嫩多汁,是鳞翅目(夜蛾类幼虫)、缨刺目(蓟马类)不可多得的美味,需注意防控;
在补充氮肥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磷钾及钙质肥,增强木质部韧性,提高抗风性能。
特别提醒:所有的留枝操作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培养枝条变得健壮,足够长及适当肥厚,对于部分因枝条缢缩而生长的补充式结果枝,建议从缢缩出剪头,重新培养芽点;
相信各位朋友看到这,对于此种留枝方式有个大概的理解,具体操作时可结合实际情况做调整,切勿盲目模仿。如有疑问可添加笔者四川白癜风医院长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igou365.net/szhj/2021.html